关注我们,一起遇见万物互联。
城乡建设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及其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均将进一步提高。
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增长如何控制?
如何切实做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
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给予了明确指引。
(文末附有政策原文下载)
《方案》分别从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与打造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两个主要方面明晰了实现碳达峰的路径: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主要从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建设、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建设绿色低碳住宅、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优化城市建设用能结构、推进绿色低碳建造七个方面着力;
打造绿色低碳县城将重点从提升县城绿色低碳水平、营造自然紧凑乡村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推进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低碳化、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着力。
针对该方案推出,行业分析主要观点如下:
行业分析认为近期发布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是在为城乡建设领域如何实现碳达峰指明方向和道路。
文件在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优化城市建设用能结构、推进绿色低碳建造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包括“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等。
建筑行业是碳排大户,全过程碳排总量占全国比重近50%。其中,建材生产运输、建筑运行是建筑碳排最大的两个环节,分别占建筑行业碳排量的51%、47%,因此也将是建筑碳减排的重点环节。
落实到具体实施路径上,在建筑建造环节需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运行环节需要大力发展建筑“光储直柔”+“能效提升”,即“分布式光伏+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能耗监测+限额管理”。
装配式建筑较传统现浇可实现减碳18%,2016年以来连续获政策大力支持。2021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24.5%,根据到2030年达40%的政策要求测算,预计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可超2.6万亿元,具备广阔市场空间。
其中,钢结构凭借施工周期短、轻质高强、抗震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在国家顶层设计及产业政策的助推下,有望成为未来装配式建筑主流发展方式,在公建领域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方案》提出,2030年前严寒、寒冷地区新建居住建筑本体达到83%节能要求,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地区新建居住建筑本体达到75%节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体达到78%节能要求。
持续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到2030年地级以上重点城市全部完成改造任务,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
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和统计分析,逐步实施能耗限额管理。到2030年实现公共建筑机电系统的总体能效在现有水平上提升10%。
目前屋顶分布式光伏已具备经济性基础,政策大力推动之下,屋顶分布式光伏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30年屋顶分布式光伏市场规模可达到约2461亿元,行业当前尚处于蓝海市场。
建筑储能中蓄冷蓄热技术较为成熟应用,电化学储能、化学类储能也存在渗透率提升空间。“光储直柔”的实现还有赖智能电力技术和设备,相关智能用电解决方案将创造新的规模增量。
《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下载:
天鹤物联
让连接更简单,让梦想能实现
上海天鹤聚焦于办公楼宇、工厂、医院、酒店、园区等用能安全和数字化节能改造控制。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统一采集和场景化的算法分析,对办公楼宇节能减碳,中央空调系统和空压机系统节能改造,配电房安全监测等进行精细化能耗监测和管理控制,旨在满足用户实时智慧监测、节能减碳、安全运维、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管理需求。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天鹤节能研究院